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 推进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8月13日      阅读:77

【作者】成都东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欧阳稚文

【摘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面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突出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凝聚办好思政课的强大合力,并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同心同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圈、活动圈、主体圈。当前,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存在明显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优先意识不够强、建设实践路径不清晰的短板弱项。为此,要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思政教育活动、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民办高校;立德树人

 

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论述了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并就如何讲好思政课娓娓道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指明了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努力方向,是我们讲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学生成长成才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的凝练和升华,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基础,也是青年一代强化信仰信念信心、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然要求。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境况、新特征、新需求,高校思政课承担了铸魂育人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情怀的统一,深知与笃行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更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求思政课教师将理论逻辑阐释和实践逻辑阐释相结合,将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将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主体诉求和重大关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讲透理论,服务实践,赢得学生地信任

坚持思想与情怀的统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既要强调以其理性的、真理的力量感召和培养学生,又要注重用其感性的、情怀的力量感染学生。情理交融,以思想促生情怀,以情怀涵养思想,培养既有知识基础,又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深知与笃行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要做到“知行合一”,总书记指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9-40页】坚持知行合一,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他们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担当作为。

坚持显性与隐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必须坚持八个统一,其中一个统一就是思政课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是一种旗帜鲜明、计划周密、直接外显的教育形态,隐性教育则是一种目的隐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形态,两者在教育活动中对立统一、互为补充。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就是要高校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强化其主导地位,同时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育资源的隐性育人作用,使二者有机互补、有效衔接。

二、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有五个要求:一是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要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来看,要放在关系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二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是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带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坚持“六个要”的标准)。四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思政课要坚持“八个统一”)。五是要善用大思政课。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五个要求就是全国广大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源动力和根本遵循。

1、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

我们党向来重视学校思政课的建设问题。如何更好推动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讲道:“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3页】“我对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调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4页】习近平总书记将思政课概括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称其作用“不可替代”。深刻把握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不可替代”作用,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

2、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作用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增强思政课教师价值引领力。“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从实践上说,是思政课教师面对的现实性问题。新时代思政课始终贯穿着“理”这条主线,说理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高校思政课教育价值的必然选择。

增强思政课教师课程领导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影响着思政课程的深化改革,反映着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思政课“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达成的基本保障,当前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课程领导力,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是必要且紧迫的。

增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涵育力。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大思政课”要求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思政教学的途径不应该局限于学校,更不应该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更应该扩展到家庭、社会中,走向“社会的大课堂”。思政实践教学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帮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合格的高校思政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践涵育力,熟练掌握并运用各色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思政教学的立体化与多样化。

增强思政课教师情感互动力。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阶段多以渗透式教育为主要方式,进行“以情优教”,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将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有效提高思政课程的有效性。这进一步要求高校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情感维系。思政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并提高情感互动力,方能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政教学。

3、构建办好思政课的强大合力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好依赖于一系列条件和因素支撑。一是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充分信赖尊重思政课教师,营造良好的思政课教学环境与氛围。三是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一体、纵向贯通。只有这样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好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三、“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从湖北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惊心动魄的斗争讲起,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和现实结合起来。”【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路径。

总书记这一命题提出来以后,在广大思政课教师中反响强烈,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践行,围绕新时代思政课该如何“大起来”,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我工作的学校成都东软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同样在大思政课的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们构建了“同心同向思政教育圈层体系”。以思政课为核心,以人文通识课为基础,以各专业课为辅翼,构建并实施包含核心、基础和辅翼三个层次的“同心同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圈”,解决思政教育的认知和情感问题。以课堂教学实施与管理为核心,以学生日常管理、班级管理和学团组织管理为基础,以校内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翼,构建并实施“同心同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圈”,主要解决思政教育的意志和行为问题。以党委领导的思政课教师团队为核心,以辅导员、学生工作队伍、党务工作者为基础,以专业教师为辅翼,构建实施“同心同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圈”。三个圈层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协同工作,共同承担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三个圈层重点关注了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以波澜壮阔的实践课堂,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陶冶情操情怀、增强信仰信念;另一个维度是要引生动鲜活的实践进课堂,让学生沉下来,探寻实践与真理交融得无限奥秘,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实践感悟、探寻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

四、破解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短板与弱项的几点思考

怎么破解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中的短板与弱项,树立教学优先的导向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民办高校的马院更应如此。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退休反聘教师与青年教师比例较大,中年教师比例较小,学术骨干不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偏少,教师的整体层次和学历水平有待于提高。引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要充分用好教育部等十部委的《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

2、教学优先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核心任务是承担全校公共思政课的教学,思政课课程建设就是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牢树立教学优先的意识,鼓励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的优势,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思政课讲到学生心里去。进一步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和考核体系中要树立教学优先的导向,增加教学考核的条款,进一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建设实践路径不清晰。部分民办高校在马院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实践路径。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应用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目标更应该注重实用性和特色化,在思政课教学上应当注重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是在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方面。突出应用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贴近社会、行业和岗位的思政课程内容,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关注学生发展。课程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道德素质、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二是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方面。将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融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采用多媒体与网络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是丰富思政教育活动方面。积极与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合作,联合举办主题班会和团组织生活会,围绕社会热点、时事政治等话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举办青年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与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四是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方面。综合评价,将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实践参与情况和思想政治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果。要有反馈与改进,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Copyright © 2002-2024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