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观察)
发布时间:2023年6月29日      阅读:89

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我们要深刻领会、系统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系列观察版。第一期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本质要求进行阐述。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九个方面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居于首位,充分表明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排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中也是排在首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是因为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

从党的性质宗旨看,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性质宗旨昭示着党存在的根本目的,代表着其质的规定性以及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明了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党的初心使命、信仰信念看,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还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初心使命、信仰信念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党的政策主张看,我们党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中形成党的各项政策主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之所以能够一以贯之坚持、一代一代接力推进,也是因为这一奋斗目标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共产党宣言》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的鲜明价值取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行,谱写出新的绚丽华章。

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我们党一经诞生,就自觉担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我们党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一旦确定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地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和目标。同时,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我们党在这一时期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更加清晰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回望走过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深刻感悟到,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一直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清晰的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

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来自亿万人民。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让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让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践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起亿万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06月29日09版

Copyright © 2002-2023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