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8年5月5日      阅读:946

思政课应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5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发表重要讲话。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广大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炼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等五个方面做了系统论述,成为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纲领性文献。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毋庸置疑,这都既给高校思政课赋予了新要求新使命,也为新形势下思政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带来了新的“生长点”,提供了根本遵循,标示了航向。

一、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深刻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高校思政课程价值的应然要求,也是思政课程的价值旨归。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和今后首要的政治任务。另一方面,着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改进中提高,在改进中打造教师队伍、丰富内容、提炼方法、拓展途径、孕育良好的环境,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着力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既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根据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写好教育 “奋进之笔”的通知》《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中共成都东软学院委员会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个人认为思政课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应与中央精神及时迅速对接契合,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筑牢课堂教学主阵地。例如针对成都东软学院IT学校实际和课程面向全校所有本科、专科专业学生情况,积极强化课堂教学理论学时,开展翻转课堂等,同时应及时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打造“智慧思政课堂”和“智慧思政课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重,抓好教学过程和质量,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件、Mapping图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打好教师队伍建设攻坚战是上好思政课的应然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马工程教材”培训、全省本科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等,同时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公开课、试讲、议课、教学例会等教学活动,都是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三、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做好青年成长成才“引路人”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炼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告诫。着力构建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将立德树人贯穿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做好青年成长成才“引路人”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不懈追求。当然,这需要结合实际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和融入社会实践。目前,部门在这方面取得一定经验。

结合学校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以下简称T-C改革)针对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思政部全体教师通过课前组织学生MOOC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学团队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方式,课中在讲授课程内容时适当引入相关案例和情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时效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党的十九大、2018全国“两会”开幕式和组织学生小组分组参与学习讨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四个伟大”等内容,加深认识,相互启发,课后安排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课下学习,从而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冒着“热气”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积极融入社会实践,着力构建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效应。2017年暑假,思政部全体教师开展阆中古城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同时将思政课堂拓展并融入2017年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科学选题、制作问卷300份,组织学生前往简阳和资阳等地开展“网络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问卷调查,并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报告,着力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依托微信、微博、校园BBC、贴吧等社交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校园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班团会、寝室文化、校园文化等,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做好青年成长成才“引路人”。

 

 

Copyright © 2002-2023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